加斯帕尔教廷

加斯帕尔教廷是加斯帕尔帝国的官方宗教组织,敬奉王者守护神泰拉特的中央行政机构,以教皇为核心处理教政事务和地方教会的管理。一般将其简称为教廷或教会,是能与加斯帕尔皇室分庭抗礼的势力,在国内拥有巨大权力和财富。[1]
目录
历史
作为帝国的官方机构,加斯帕尔教廷与加斯帕尔帝国的历史同样悠久。教廷主导对泰拉特的信仰,赋予了帝国皇室统治的合法性。不过皇室与教廷间的权力斗争却从未中断过。
众神时代末,帝国陷于沉疴弊政,时任教皇杰夫·卡里欧纳在试图挽救帝国的“守护神重生计划”中“失踪”,又加上“神离之日”的一系列动荡,帝国在大陆的统治最终崩溃,教廷也不得不随同皇室跨海逃亡至拉克多萨岛。此时皇室内部分裂,军队组织瓦解,教皇之位也长期空缺,导致加斯帕尔帝国在岛上陷入长时间的分裂状态,各路人马军阀割据,各自为战。不过即使如此,教廷还是尽全力在这片新大陆上扩大自己的影响力,他们派出传教士“感化”赤地原住民,也与各自建立小山头的原帝国贵族们暗通款曲,自己则夺取了一处原住民的地盘建立起据点,也就是后来的爱达之心。[2][3]
英雄41年,当时还是普通教士的塔瑞·西斯特从大陆寻回了失落许久的《爱达圣典》,并借助这一功绩成为新一任教皇。虽然教廷开始重新整合分散的势力,但是在英雄42年,贝尔蒙斯·修恩·菲尔迪斯弑兄篡位,不依靠教廷的支持就快速统一了拉克多萨岛。这位未经洗礼就登基,而如今大权在握的皇帝也开始了长达数十年和教廷的斗争。[1]
英雄61年,由于彩虹城“亵渎”了死亡领域,教皇塔瑞·西斯特动员贝尔蒙斯对其发动了远征。不过这场没有真正打响就在外交斡旋中平息了的战争中,却诞生了被称为“奇迹圣徒”的伯雷特·恩萨。这位同其他大主教格格不入的异类,于一年后在教皇厅掀起了一场“叛乱”,之后被外派到索兰堡监督圣灵塔的建造。又是一年后,教廷同皇室的斗争骤然升级,一度面临分裂。为此,伯雷特出面平息了纷争,还作为教廷的代表加入了代表皇室利益的铁卫军。[4] [5]
英雄70年,贝尔蒙斯不顾教会的反对,将帝都爱达之心改名为泰拉特城。为此,教廷甚至离开了首都,出走至天父郡。直到英雄81年,教皇又被迫迁回已被降格为一个城区的爱达之心。[1]
此后,为了报复贝尔蒙斯的打压,教廷的部分成员秘密煽动贝尔蒙斯的独子艾卡能,发动了一次失败的政变。结果艾卡能被处死,他的三个儿子都在贝尔蒙斯的干预下,拒绝依照惯例参加教会的洗礼,这让教廷颜面尽失。[6]
英雄92年,经过激烈的争论,教皇塔瑞·西斯特认可了伯雷特·恩萨的提案,放弃同皇室的针锋相对以及政治投机,尊重贝尔蒙斯及皇室的治国举措;回归神职者的本分,以维护帝国的利益和团结,为重建帝国而共同努力。大约在两年后,作为双方和解的象征,贝尔蒙斯的幺孙波迪·菲尔迪斯补上洗礼加入了教会。[6][7]
但事实上,教廷内部的分裂状况并没有改善。英雄99年,贝尔蒙斯遇刺,尽管没有死,但教廷内部的各方势力都认为他即将驾崩,对皇位的争夺就在眼前……[7]
文化
教廷的艺术风格有着严格的准则,比如一幅画里地位最高的人一定要在左上角;头仰的角度必须是15度,光必须从中上角打下。按照这种准则画出的作品总能给人以神圣感。此外也正是因为众多教堂需要这种风格的装饰,养活了很多画家。所以,皇家美术学院也是以此作为教学标准,同时对学员进行宗教教育,以便让有信仰的画家画出更虔诚的作品。[8]
架构
教皇
教皇是教廷的最高负责人,一般通过选举,从大主教中产生。教皇拥有直属的护卫圣辉武士。[9]
众神时代的最后一名教皇是杰夫·卡里欧纳,他也被称为“末代教皇”。[10]
塔瑞·西斯特是英雄41年后加斯帕尔教廷的教皇,在此后的六十年内,他一直大权在握,并制衡着教廷各方势力。[1]
圣辉武士
圣辉武士是教皇的侍从,通常每任教皇有且只有一名,新任教皇继位后,从教廷的优秀圣武士中选出。圣辉武士权力极大,即使没有正规军的军衔,也可以指挥教廷的任意一支军队。[11][10]
大主教
大主教可由教皇直接任命,但许多大主教都拥有自己的势力,通过利益交换登上大主教之位,并热衷于拉帮结派。[13][12]
主教
主教通常是某个教区的最高负责人,富裕教区的主教之位十分抢手。[4]
教士
教士是教会的基层工作者,负责教会的实务,对于帝国的平民来说,成为教士就足以改变个人和家族的命运。[5]
内部派系
守旧派
沃尔福特大主教主导的守旧派,信奉帝国崩溃前的泰拉特,对他们而言,巩固和皇室的关系,维护帝国的统一与和谐,是最重要的。其他派系轻蔑地称他们为“虚伪的山羊”。[14]
激进派
波尔坦大主教主导的激进派,宣称泰拉特为了帝国的复兴,升华成了泰特斯神。他们否定其他神明的存在,并宣称泰特斯神是天地间唯一的神明。他们一直主战,鼓动帝国上下组织圣战,收复失地。对于反对者、不忠者毫不留情。也因为这样,他们虽然高调疯狂,追随者数量却也一般。其他派系称他们为“血腥的恶犬”。[14]
投机派
由割据势力中四位最有权势的大主教组建的乌合之众,信仰对他们来说就是谋求私利的工具。他们关注着帝国内外的任何一丝变化,并随时加以利用。讽刺的是,如今投机派却是势力最庞大繁杂的主流。其他派系称他们为“贪婪的群鼠”。[14]
隐修派
人数不多的小派系,多为原教廷的学者,他们更关心自己能否得到神明的救赎,有传闻说他们掌握着某些泰拉特的秘密,所以其他派系都不愿意与之冲突。其他派系称他们为“臭虫”。[14]
复兴派
由克莫特瑞斯家族创立,似乎拥有明确但不为人知的政治纲领,并得到了数位大主教的支持。他们在大陆秘密培养修恩七世的孙女厄休拉·菲尔迪斯,并准备在贝尔蒙斯大帝病危之时回国参加皇位的争夺。[14][7]
复兴派的成员包括:克莫特瑞斯大主教、埃多克里斯·克莫特瑞斯、杰斯主教、罗森主教等。[7]
资产
教廷在教区内拥有税收、劳役等一系列权力。教廷的死亡导师们控制着返生者,足以组织起一支大军。[5]
轶事
英雄92年,多位大主教齐聚教皇厅,商讨教廷未来的行动方针。与会者围绕着克莱德、塞尔特和波迪的继位可能性展开了激烈的争论,但出于各方势力的各自利益,意见都无法统一。特立独行的伯雷特·恩萨厉声斥责诸位大主教的贪婪和自私,指出了只有放弃各自的小算盘,认可皇室,团结大众才是帝国复兴的唯一选择。其言辞尖锐,甚至一度触怒了侍候在教皇塔瑞·西斯特身旁的娜迪菲尔拉。最后在教皇的授意下,伯雷特获权为教廷执行他的方案。[6]
已知成员
- 可参阅:分类:教廷成员
评价
“ | 这是教会,我们是神的仆人!神赋予人权力,但从不需要人施舍权力! | ” |
引用与注释
- ↑ 1.0 1.1 1.2 1.3 塔希里亚故事集VI,《赤地简介》。
- ↑ 塔希里亚故事集VII,《齿轮》。
- ↑ 塔希里亚故事集VI,《寄生》。
- ↑ 4.0 4.1 塔希里亚故事集IV,《归途》。
- ↑ 5.0 5.1 5.2 5.3 塔希里亚故事集VI,《走肉》。
- ↑ 6.0 6.1 6.2 塔希里亚故事集I,《猎人》。
- ↑ 7.0 7.1 7.2 7.3 塔希里亚故事集III,《花语》。
- ↑ 塔希里亚故事集I,《类聚》。
- ↑ 塔希里亚故事集VIII,《星辰》。
- ↑ 10.0 10.1 10.2 塔希里亚故事集V,《审判》。
- ↑ 塔希里亚故事集IX,《教皇》。
- ↑ 12.0 12.1 塔希里亚故事集I,《遥望II》。
- ↑ 塔希里亚故事集I,《遥望I》。
- ↑ 14.0 14.1 14.2 14.3 14.4 其他设定,塔希里亚世界第五季团。